游走北红村——邂逅红玛瑙;获赠金丝玉。(原创)
北红村口
这里的朋友,带我们开始了北极村之旅。虽然我七年前来过,可它还是那样亲切:似乎我从来就没离开过它,它也从来不曾远我而去,这里的所有仍和七年前一样:最北的邮局,最北的饭店,最北一家人的屋子还是那样,还有那看起来似乎是黑乎乎的黑龙江,实则很是清澈的,它在静静的流淌,时不时翻卷几朵浪花,给乏味枯燥的生活添加些佐料;还有那屹立江边那座高达二十六米的最北哨所,看见我们来访,它一脸笑嘻嘻,招招手,好像还打了个招呼,“哈喽。”
它还是它,可如今是:物依旧,人却非,大浪淘沙如滚滚大江,可谓:逝者如斯夫,我想虽然已成为过去,但是也会留下些许痕迹,常言道: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。当年的战士早已离开哨所,各抄新业,我想他们也会和我一样不会忘记它,不会忘记黑龙江的春夏秋冬。
浓雾锁大江 ,所住旅店也沉浸在雾霭里。
第二天清晨雾锁北极村,隆密大雾将黑龙江所笼罩的严严实实,走到大江近处方可闻听江声哗哗,早起的客人星星点点走在江畔他们如同幽灵一样从大雾里出来,又须臾间消失在雾里。
今天我们旅行的方向是:据说是新的北极点—北红村。车辆穿行在浓雾里,朋友小心翼翼的开着车,并对北红村做了些介绍。根据最新的卫星系统定位,我国纬度的最北位置应该是在北红村,它离北极村有二十多不到三十公里路程。由于此事公布不久,再则北红村发展滞后,北极村固有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。
北红教堂
北红的田园风光。
俄罗斯后裔开的小店。
古老的木格楞房屋
车行中的美景处处。
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景点,有很多人前来观赏。
一是看:黑龙江江景。
二是探望,浓郁的俄罗斯风情,这里很久以来,就居住着不少俄罗斯后裔,这里的俄罗斯风格木格楞房屋比比皆是,虽然它们看起来座座摇摇欲坠,少的有六七十年,多的应该有近百年历史了,现在它们是文物属于保护之列。只能维修,不可以重新拆建。
三是探宝,北红的黑龙江江边,有宝贝,它们是闻名遐迩的北红玛瑙和姜黄蜡石。
今天我们去北红既想走访一下黑龙江岸边,顺便看看能不能遇见一两件宝贝。
我有些好奇的问朋友:有寻到宝石的吗?他摇摇头:他们几乎个个空手而归。你想啊!这么些年来大家蜂拥而至,有多少宝石也给捡没了。还有可能就是迷信,说说玩的,就是人和宝石应该有缘分的:没缘的人,那宝石就在你脚边上,你也不一定能发现。何况那宝石没有长脚,不会自己跑到你身边,钻进你的衣兜。
我开玩笑的说:我们都是门外汉,你可以介绍一两招认识宝贝方法?他笑了:可以的,你们在江边走,看见略微有些半透明的石头拿给我看看,没准就是玉石呢!
老伴她们在江边走着,只是觉得很好玩。我和朋友也走在江边,看着汩汩流淌的江涛,低头也寻觅江里面宝石,也时不时拿朋友备好的高倍望远镜看对岸,对边的山峦层层叠叠,苍松翠柏数不胜数,在树影层叠里能看见对方的巡逻哨所和蜿蜒而去的巡逻小道。朋友看了一会儿对我说,对面有个暗堡在什么什么位置,我接过望远镜一看果然有。
这就是发现玉石的那块黑龙江江滩。此处江面比北极村的江面要窄了些。
这就是边境,生活在内陆的人很难想到边境这个词,总觉得它是那么遥远,那么神圣那么难以到达。我以前从来就没想过能到边境走走。。。。。。
突然;老伴跑来手拿一块黄色的石头,递给老板兼朋友。“你看看它还是你说的那种有用的石头?”朋友接过来一看开心的笑了:你是有缘人,如今在北红能捡到玉石的人屈指可数的。它的名字叫北红玛瑙,不管它品相如何也是开心之事也,宝石是在六千万年前,或者更早的时期形成的。
它就是江边捡到的北红玛瑙
能和北红玛瑙相遇也是一个幸运之人,可喜可贺也。我开玩笑说,能不能再找几块。他乐了,一人一生会有几次好运,一次就不得了了。我们游走江边一会儿,后来就再无收获了。到底他是玩石之人,他收购,买卖石头,对北红玛瑙,姜黄玉石精到的很,不久他捡到两块姜黄玉石也叫金丝玉石。他看了看:说虽然不是极品,也是不错的上品。
朋友所赠送的两块姜黄玉石。
把玩了一会儿,略微沉思片刻,递给我老伴,说:看样子黑龙江也很欢迎你们呢,先给你了块北红玛瑙,我再送你两块金丝玉也叫姜黄玉石。作为对你们远道而来的热烈欢迎。
从他眼神里能看出来,他十分喜欢这两块姜黄玉石,特别是大的那块。君子岂能夺他人之爱,于是我拒绝再三。我说:你说以此为生的人,需要养家糊口的,我等寻常之人一生能有一次和玉石交往已是幸事,不能追求第二次,第三次,否则就有贪婪之嫌。不好的。
东北汉子的热情与执着在此可见一斑,在他绝决坚持下我们只好细心将它们收藏好,以不忘好友一番厚意。
回去后,他给这几块石头悉心打磨。串上红绳子,有保佑平安之意。嘱咐我们好好保留:大的,握于手中天天把玩,让血脉,体温熏染它,天长日久会变得更加好看。小的挂在胸前,对人保健养生是有好处的。
这就是边陲北红给我留下的几丝记忆。
谨以此文:送给北极村的朋友们。
评论